摄影还需要技术吗?

2022-02-07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听课列表
  • 用户评价

简介

摄影还需要技术吗?

主讲人 | 刘杨

 

摄影还需要技术吗?

无论是摄影“新人”还是“老鸟”,也许都会有人把这个问题当成是一个反问句来看待。的确,如今的数字技术、互联网、计算机、轻便的摄影设备使得照片在“技术合格”上不成问题,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摄影实践者将自身丰富的知识背景和情感体验引入摄影创作。于是,我们似乎不再强调摄影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人人也都知道“照相机后面的那颗‘头’比前面的那颗重要多了”的说法。

当然,技术的不断发展就是要将人们从被其所支配的痛苦中解救出来,抹平“技术门槛”以便吸引更多的摄影实践者,迎来更为开放的面向。就像是19世纪80年代著名的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斯曼先生所做的那样。他推出的柯达相机不再需要搁在笨重的架子上进行拍摄,相机上也没有过多令人崩溃的操作按钮。

 

乔治·伊斯曼

 

最关键的是,购买这个相机就内置好了胶片,拍摄完毕后也有专门的工厂帮忙冲洗。甚至,这款相机还将曝光窗口设计呈圆形,以便第一次接触摄影的新手也不至于因为画面地平线倾斜而产生困扰。可以说为了摄影事业,柯达公司和伊斯曼先生对技术的推动真是煞费苦心。

 

柯达相机,1888年

 

圆形照片

 

不可否认的是,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影变得愈发方便,将创作者的双手从早期的机器、设备的桎梏中解救了出来。于是,下面这则漫画中所呈现的Stubbs先生第一次进入到达盖尔摄影法照相馆拍摄肖像的奇葩遭遇也不再可能发生了。

 

摄影实验(漫画,不明艺术家,1856年) 

漫画讲述了一位先生走进一家照相馆,碰巧摄影师不在,由摄影师的儿子为其拍摄肖像的幽默故事

 

而在数字摄影诞生之后,延续一百多年的光化学摄影制像程序被光电程序与计算机取代。以往的底片、冲洗、印放等必要环节到如今也不需要存在了。但是,如今的摄影技术并不是消失或者不被需要,而是被工程师们严密地“封装”和隐藏了起来。

比如,大家多少都听说过RAW格式,我们称之为数字时代的原始底片。然而它与胶片时代底片的概念相比,却依旧有巨大不同,因为我们在常规软件中见到的RAW样貌还并没有接近真正的“原始”,原始的样貌也许是下面这样。

 

经过Gamma校正和色彩插值后的原始数字文件存储

 

了解这个并不是要让我们远离工程师辛苦研发的程序或设备。在当下,这样一种技术已渗入日常生活,并成为当下和未来主题的语境之下,对于摄影中技术底层逻辑的关照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另一种看待摄影媒介,看待摄影创作的视角。比如,2019年发布的黑洞照片的制像过程算是摄影吗?如果算是,那为何与我们所理解的由照相机所产生的影像有重大不同;如果不算,那为何大家愿意将它叫做“黑洞照片”,且基于一种“摄影即真相”的信念相信其真实所在,并为其存在而感到兴奋?

 

黑洞照片,2017—2019年

 

或许,本课程能尝试从技术的视角去解释这一问题。也同样能够对当代影像中使用红外、远红外摄影设备的创作进行解释,以便回答它们是否也属于摄影的问题。

 

不仅如此,对技术的关照也许还能够解释景观摄影中所谓的“低饱和、低反差”的问题。当所有人将“低饱和”视作一种视觉风格和表意方法时,它是否有可能是在无意识中产生的某种技术美学?

 

张克纯,选自《山水之间》系列

 

那么,当下的摄影还需要“技术”吗?

想必这是当然的,而且技术在当下的摄影依旧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这个问题理解的关键点在于:这里“摄影”的范畴如何,这里的“技术”又如何理解。当然可以明确的是照相机说明书上能查到的所谓“技术”自然不会成为本次课程分享的内容。

本次课程将分成“摄影中的‘技术’问题”、“技术与摄影媒介”、“技术认知与摄影创作”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为课程的导入,通过描摹当下的摄影生态以及对“技术”的梳理,进而明确“摄影技术”的概念或范畴。

 

课程PPT

 

第二部分将从媒介历史的角度寻找关键时间节点,阐释摄影从诞生之后,相关技术被逐步“封装和隐藏”的过程。不仅如此,本部分还将尝试从技术视角来理解摄影的本质为何。

 

 

 

 

 

 

第三部分将把技术视作一种摄影实践的底层逻辑,它将对影像创作的形式、主题、审美、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而在当代语境下,技术更将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生态被我们动态地关注和理解。

 

 

课程提纲

 

第一讲 摄影中的“技术”问题 

1.关于“技术”概念的理解

2.“业余”摄影者的狂欢和“严肃”摄影者的噩梦? 

 

第二讲 "技术"与摄影媒介

1.技术的渐隐和“封装”:从德里菲尔德与赫特说起

2.属于“摄影”的摄影:技术视角下的摄影媒介本质

 

第三讲 技术认知与摄影创作

1.技术、形式、主题和审美

2.当下应对何种摄影技术投以关照?

 

 

 

 

 

主讲人

 

刘杨

 

高校摄影专业教师、摄影师、摄影写作者。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硕士。

作品和文章发表于《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大众摄影》等专业媒体。专注于摄影史、影像媒介考古、模拟和数字影像高品质的研究与实践。曾参加第四届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2020年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年会、2021年丽水摄影教育国际研讨会等。

 

 

适合人群

 

摄影技术史爱好者

对技术与艺术保持关注的摄影创作者

艺术与摄影理论爱好者

胶片摄影与大画幅摄影爱好者爱好者

艺术类专业学生

 

 

课程收获

 

明确“摄影技术”的范畴

梳理摄影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技术角度理解摄影本质

了解摄影技术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开放视野,激发摄影创作的更多可能性

 

 

 

直播间

影艺堂

话题 298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