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中医天韵五行乐

2020-04-17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听课列表
  • 用户评价

简介

音乐与人的心理、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着:“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角、徴、宫、商、羽五音称之为“天五行”。


这套《天韵五行乐》就是根据古人的“五音疗法”理论并结合现代音乐疗法而创作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悠雅平和、清新自然的旋律来引导人们改善心灵和身体的不正常、不平和状态;无论心灵忧愁哀怨还是身体内脏生病,只要用心去谛听去感受,音乐或深或浅地总会使人们心情放松、气血和畅,从而对身心起到很好的保健康复作用,这就是音乐治疗,也称音乐医学。


爱好气功的人们也可将其作为带功音乐,在清静整洁的环境中,或端坐或静卧,令身体松静自然,呼吸均匀畅达,宁神静气,聚精会神于音乐旋律之中,并体味相应脏器的感觉,令二者的波动谐振起来,即可鼓荡体内气机,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而强身健体。


《天韵五行乐》的演奏所用的是中国民族弦管乐器,主要有古琴、古筝、竹笛、竹箫等,每一个调式均选用一种乐器主奏,为“琴羽、筝商、箫角、笛徴宫”,古人称“琴箫”为弦管乐器中的“君子”,其音质深远幽雅、空灵清和、意味隽永,千百年来一直为贤者高士所钟爱与推崇,诚为天赐灵物!其形态至简而其气韵至深,其音波可直入五脏,振动其气机,疏导其瘀滞,伐其有余而补其不足,令人体五脏中和清安,气爽神清,其优美清雅的音色对人体的健康很有益处。


《天韵五行乐》正是运用了阴阳五行理论,共有五个调式,分别代表五行,对应五脏;每个调式分为阳韵和阴韵两个部分,阳韵用于补益脏虚,阴韵用于清泻脏实。   音乐与人的心理、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着:“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角、徴、宫、商、羽五音称之为“天五行”。


《天韵五行乐》正是运用了阴阳五行理论,共有五个调式,分别代表五行,对应五脏;每个调式分为阳韵和阴韵两个部分,阳韵用于补益脏虚,阴韵用于清泻脏实。


【治疗方法】“天韵五行乐”是根据同声相应的原埋谱写的一组用于调节心身的乐曲,其功效与适应证是:

【曲目】玄天暖风

【调式】阳韵

【意境】春风和暖,阳光明媚,万物葱荣。

【功效】补益肝气,散寒解郁。

【适应症】眩晕耳鸣,夜寐多梦,肢体麻木

【理论依据】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


【曲目】碧叶烟云

【调式】阴韵

【意境】春风清寒,绿叶清翠。

【功效】清肝泻火,平肝潜阳。

【适应症】头晕胀痛,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失眠多梦。

【理论依据】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


【曲目】荷花映日

【调式】阳韵

【意境】夏日炎炎,荷花清香四溢。

【功效】补益心阳,养心安神。

【适应症】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失眠多梦。

【理论依据】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


【曲目】雨后彩虹

【调式】阴韵

【意境】雨后清洁,彩虹明丽。

【功效】清心降火,安神定志。

【适应症】心胸烦热,面红口渴。

【理论依据】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


【曲目】黄庭骄阳

【调式】阳韵

【意境】骄阳似火,湿气尽消。

【功效】温中健脾,升阳益气。

【适应症】食少腹胀,神疲忧郁。

【理论依据】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


【曲目】玉液还丹

【调式】阴韵

【意境】清泉润泽,清凉甘甜。

【功效】清火和胃,消极导滞。

【适应症】胃脘胀痛,内火郁积。

【理论依据】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


【曲目】晚霞钟鼓

【调式】阳韵

【意境】晚霞漫天,钟鼓震荡。

【功效】补益肺气,宽胸固表。

【适应症】喘咳无力,自汗怕风。

【理论依据】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


【曲目】秋风清露

【调式】阴韵

【意境】秋月清朗,清露寒爽。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适应症】干咳少痰,身热心烦。

【理论依据】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


【曲目】伏阳朗照

【调式】阳韵

【意境】冬日正午,阳光温暖。

【功效】温补肾阳,固精益气。

【适应症】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滑精阳痿,宫寒带下。

【理论依据】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


【曲目】冰雪寒天

【调式】阴韵

【意境】冰雪清寒,天地纯净。

【功效】清心降火,滋肾定志。

【适应症】心烦意乱,眩晕耳鸣,梦遗,闭经。

【理论依据】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


【注意事项】研究表明,音乐治疗的效果或日体验到的生理与心理反应,主要取决于欣赏者把注意力投入作品,把自己融化到作品意境和乐思之中的程度,而并不取决于其欣赏者曾受的文学和音乐教育程度的高低。因此,任何文化程度的使用者都不必有什么担忧,患者唯要做的就是在欣赏过程中,尽量排除-一切杂念,集中精神倾听乐曲,并需坚持和反复一段时间,就可取得良好的调节效果。

03.png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