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 作者: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

2019-05-25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核心书摘

《学会提问》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全面系统地向人们介绍了建立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和方法。书中指出,要想拥有独立思想,不成为他人的傀儡,就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我们才能成为不盲从的、有主见的人。

适合谁读

· 企业高管

· 人力资源总监

· 容易盲从的人

关于作者

尼尔•布朗,托雷多大学法学博士,德州大学博士,博林格林州立大学杰出经济学教授。他曾与人合著七本书,并在专业期刊发表一百余篇研究论文。数十所学院和大学曾聘请布朗教授,协助教职员培养批判性思考技巧。1989年,他获得“全国年度杰出教授”银牌奖章、“俄亥俄州年度杰出教授”荣誉,也获得其他无数地方性和全国性的教学奖。

斯图尔特•基利,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美国鲍灵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学什么?如何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确定和未知,人们每天都在不停接收着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如果缺乏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那后果不堪设想。最终,这样的人只会成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培养自己的主见呢?

《学会提问》就是一本帮助人们培养主见的书。全书指出,要想成为一个不草率、不盲从、有主见的人,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关键。为此,全书结合大量真实案例,详细介绍了思维习惯的两种模式和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和步骤,帮助人们培养对事物和信息的理解和洞察力。

你还会发现

· 海绵式思维有哪两个显著优点;

· 如何理解“奇迹式思考”;

· 什么是弱势批判性思维。

一、现实生活更需要批判性思维

如今,电影电视作品产能过剩,质量也是良莠不齐,所以很多人在看电影前,会习惯性地上网查影评,但是在众多影评网站中,对同一部影视作品的评价往往也是褒贬不一,让我们很难判断和取舍。

经常会出现评分很高的电影,当你看过之后感觉并没有那么精彩,甚至还很失望;同时有一些评价不高的电影,看过之后反倒感觉非常棒。所以是听那些影评家的论断还是忠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就形成了思维习惯的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叫“海绵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像一块海绵,善于吸收。有这种思维习惯的人对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是储存式的,他们不管读到、听到、看到什么,都一股脑地接受,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思维的惰性,喜欢把别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

第二种模式叫“淘金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有点像淘金客在水中淘金,善于筛选。拥有这种思维习惯的人对于知识和信息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喜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选择地接受信息,他们会对自己所经历的东西到底有多大价值进行独立判断。

海绵式思维有两个显著的优点:第一,吸取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就越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复杂多样,这些知识储备将会为以后进一步展开复杂的思考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由于海绵式思维是被动输入,它不需要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只需要简单记忆和存储即可,所以它更节省脑力。

淘金式思维也有两个特点,首先它的学习过程是积极主动的,中的目的性地学习;另外,这种学习过程需要随时加入自己的选择判断,并以自己的思考为基础得出独立的结论。

书中强调,两种思维方式并没有截然的对和错,也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立的统一。中国的学校教育一般比较强调海绵式学习,所以上学时老师总是会说,“对待知识,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渴求”,但这种思维方式的缺点是,当你面对纷杂的知识和信息时,它不能教给你取舍的方法。

而淘金式思维则更有利于我们在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更加正确和理性的知识。但淘金式思维对信息的筛选要建立在足够丰富和完备的基础理论和论据之上,海绵式学习恰恰就是在为我们搭建了这个丰富和完备的基础理论和论据。

通过对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的分析,可以发现,我们今天要讲的批判性思维实际上就是淘金式思维。那么,要想掌握批判性思维,我们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书中对于这一点,给出了五条指导意见,我们把它称为“建立批判性思维的五个锦囊”,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讲一讲。

二、建立批判性思维的五个锦囊

第一个锦囊是,遇到问题先问问“关我什么事”。

如今资迅泛滥,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不宜浪费在无关的事情上,所以在决定花大把时间去客观评价一个观点时,要先问问自己“这个事与我有多少关系”,答案如果是对你的工作和目标环境影响甚微,那当然就不要投入过多的脑力去做判断。

举例来说:假如你是公司主管营销的副总裁,结果下属来找你,给你七种颜色,让你评估办公室的墙刷哪种颜色更舒服,这种问题办公室主任就解决了,你完全可以告诉他,这“不关我的事”,即使你更喜欢某种颜色也没必要在这个事情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第二个锦囊是,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为真理而探索,而不是为了面子

书中把批判式思维又细分为弱势和强势。

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现有的立场和看法,目的是抵制和驳倒那些与你意见不同的观点和论述。

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论断和看法,它要求我们一视同仁地质疑一切主张,包括自己的主张,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自己陷入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

书中强调,要想成为真正的批判性思维者,就必须要学会运用强势批判性思维,保持开放的心态,站在更高的维度审视事物,不能为了面子而批判,所有的批判都应该是为了探索真知。

第三个锦囊是,建立孕育批判性思维的价值观。

书中说,价值观对建立批判性思维很重要。这里说的价值观指的是人们认为有价值但没有说出来的观点。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事务的判断,进而影响他的行为,不同价值观的人很难和谐相处,因为在他们心中,对错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甚至可能是完全对立的,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他们对事物看法的分歧几乎不可调和,对于观点的批判就可能演化成成吵,过激时还会造成人身攻击。

比如,你坚决反对安乐死因为在你的价值观中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是天条;而另一个人则认为,“安乐死”对生者和死者都是一种解脱,因为在他的价值观中,始终认为,“当一个人不能创造价值时,他的生命就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可以说所有的观点之争,其实都是价值观之争。

批判性思维也同样需要价值观的支持,书中对于建立批判性思维的价值观,总结了四点:自主性,好奇心,谦逊有礼,以理服人。

上面,我们讲了建立批判性思维的五个锦囊中的前三个,分别是:遇到问题先问问关我什么事”;保持开放的态度为真理而探索,而不是为了面子建立孕育批判性思维的价值观。

下面我们讲讲第四个锦囊:营造交流会话的友好气氛,让对话一直继续下去。

很多人有一种误区,认为质疑或批判性思维就是找茬,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这实际上是对“批判”这两个字的误读,批判的本意包含了审视和判断两重含义,并不是现代政治学上全盘否定和斗争的意思,简单地理解就是“先分析再判断”,是一种善意的和积极的态度。

所以,当我们在采取批判性思考时,就一定要先向对方传递善意和好学进取的态度,让对方放下戒备和对立之心,要营造一种交流讨论的气氛。比如,可以试着在话题中寻找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或其他一致同意的结论,并以这一点为基础,找出对话中分歧产生的原点。

第五个锦囊是,拒绝感情用事,抵制一厢情愿。

有一种一厢情愿的思考方式,叫做奇迹式思考。意思是,当有些事情不能用科学得到满意的解释时,人们喜欢依赖奇迹来解释这些事物。

当一个人认为某些事情是真的,或者是他特别希望这件事情是真的时,他会干脆直接创造一种因果关系,来建立偶然事件和他的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这样的思维主导下,所有的事实都会顺应这个论证过程,而不是论证过程和事实相一致。

这么说可能不太好理解,举个例子,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都非常喜欢利用各种“神迹”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比如汉高祖刘邦,斩白蛇;陈胜、吴广起义时,在鱼肚子里吃出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大楚兴,陈胜王”;水泊梁山起义,打的旗号是“替天行道”等等。

这些都是在强大的需求驱动下,人为制造或附会的奇迹,在古代科技不发达,还能愚弄一下无知的百姓,现在再玩这一套,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上面我们讲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建立批判性思维需要具备的五个基本素质,接下来,我们再讲讲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内容:如何建立批判性思维。书中总结了十条十个问题,我们把它称为“批判性思维的十大路标”,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我们只从中选择五条来详细讲一讲,其它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找原书来细读。

三、批判性思维的十大路标

在讲这十大路标之前,我想先讲一位善于批判性思考的古人,我们以前读过《知行合一:王阳明》,前不久还读过《青年王阳明》,王阳明创立“心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前人的学说破而后立,最后自成体系的过程。

青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学的是正统的儒学,而且早早就立下了未来的成长方向,他认为,读书考取功名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成为圣人”才是人生的第一等大事。

十八岁时,王阳明拜见了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娄谅。娄谅向王阳明讲授了儒家“格物致知”的学问,王阳明感到很惊奇,也非常受启发。

回家后,王阳明把儒家新学派“程朱理学”的所有著作,全部找出来读了个遍,然后认真思考书中讲的“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程朱熹理学“格物致知”的理论,王阳明决定先从自己家后院的竹子开始”“格”,立志一定要穷竹之理。

于是,王阳明来到自家后院,站在竹子前,走火入魔般地开始“格”竹子,他就这样不吃不喝地格了七天七夜(也有的书上写是三天三夜)的竹子,竹子还是那个竹子,王阳明什么都没有格出来,会却因为感染了风寒,又加上用眼过度,直挺挺地摔倒在竹林里,然后是大病一场。躺在病床上,王阳明开始对朱熹的理学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格竹不成之后,王阳明又先后研究道教和佛教,试图找到天地间的终极道理,成为圣人,书中说他“出入佛老,遍求百家”,但是仍然一无所获。

到35岁这一年,王阳明因为得罪了当朝的大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当了一个小小驿栈的驿丞,那个时候的贵州龙场是绝对的蛮荒之地无奈的王阳明只能自力更生,自己开荒种地,不然温饱都成问题。

但即使条件如此艰苦,王阳明仍然不忘“成圣”的初衷,他把自己住的山洞起名叫“阳明洞”,并在这个洞前开馆讲学,教导当地人,深受当地民众的爱戴。他还给自己做了一口棺材,每天躺在里面参悟,他时时自问,如果古时的圣人处在我现在这样的境地,会如何行事呢?

就这样,王阳明一边授徒,一边躬耕,一边悟道,忽然有一天,他灵机大开,高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思是,成圣人的道理,我的本性中就有,以前一心向外物求致理的方法全是错误的啊。)

然后从躺卧的棺材中一跃而起,以“心即理”为核心的心学根基,从此扎了下来,并在之后不断完善,融入了“知行合一”、“致良知”、“止于致善”等等内容,终于成为一个新儒学体系,并传播到东亚、南亚等地区,影响深远。

王阳明心学是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逐步创立的,在这个过程中,王阳明对理学以及佛道两家的思想都曾做过认真的研究,所以心学既有儒家的内核心,又有道家的修练,还有佛家的顿悟,甚至还有墨家的身体力行,可以说是集百家之长了。

而这一过程也与我们今天这本书中的“十大路标”遥相响应,完美契合。下面我们就从这十大路标中选择五个来讲。

1、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是找准对方的结论。如果这一步找错了,你就可能会曲解对方的意图,做出的回应也就变成了无的放矢了

比如王阳明想要“成圣”,他参考的对象是圣人朱熹的“理学”原理,朱熹的结论是要“格物致知”,结果王阳明照做了,不但没成,还差点丢了小命,所以王阳明知道,朱圣人的理论有问题。

2、理由是什么?

问问别人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观点,并得到明确的答复,才能公正判断为什么该同意它。

当一位作家有一个结论希望你接受时,他不但要提供各种理由来说服你,而且要证明他的理由也是正确的。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主要体现在他是否能够提供充分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结论。

举例说,如果有人声称自己不喜欢锤子手机,但你问他的理由时,他回答说:因为不喜欢罗永浩,那么,这就是一个不太有说服力的理由。但是,如果他能从锤子手机与小米手机的配置、性能、价格、外观设计以及延展服务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说,自己不喜欢锤子手机,那就是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

3、据的效力是否可靠?

任何论点,都需要论据来支撑,论据也必须为论点服务。提出观点的人希望我们把他的观点当作事实来接受,但是,我们可以问他: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这些论证呢?它们是事实论证么?如果他结出的论据的效力有瑕痴,那么他的论点可靠性就值得怀疑了。

关于这一点,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冤案就要属岳飞的“莫须有”罪名了。

秦桧说岳飞“要谋反”,这是他的论点,但是当几个朝廷重臣问他有什么证据时,他说,“莫须有”,意思是“也许有吧”,就这种模棱两可的所谓论据,最后居然就被通过了,判了岳飞的死刑,不得不说岳飞死得真冤,宋高宗也真是昏庸。

4、因果之间是否有关系?

人类都有一种强烈的倾向,愿意相信因果关系。但是在我们以前读过的一本书《看不见的大猩猩》中,也专门讲过认知的六大错觉,其中之一就是因果错觉,有些事情虽然具有相关性,但并不一定就有因果关系。就好像公鸡一叫,天就亮了,这两者的发生虽然有时间的连续性和一定的相关性,但鸡叫绝不是天亮的原因。

还有一些人相信幸运数字或幸运色,因为那一天他穿着红色的外衣,买了某一个数字的彩票,结果中了大奖,从此以后,但凡与运气相关的活动,他都会穿那件红色外衣,手机号、车牌号也都选那个所谓“幸运数字”,很显然,中奖这种小概率事件一颜色和幸运数都没有什么因果关系,但就是有人愿意相信它。

如果你发现某人的论断也存在这样荒谬的因果关系,那么他的结论恐怕也不会有什么说服力。

5、除了不是,还有别的答案吗?

在市场营销中,经常强调话术的重要性,早餐点的老板娘生意兴隆的秘密就在于一句话,当你坐下时,她会问你,您是要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顾客常常顺着这个思路择一个或两个,但其实,对于顾客来说,除了1”和“2”,你还有选择不要鸡蛋的权利。

论证者常常会使用一些小技巧,让我们在他设定的二元式思维中去做选择,限制我们考虑多种可能性。如何破解呢?首先,不要草率地在已有的选择中比较利弊后选择,你要记得,你还有更广泛的选择权;然后,谨慎地使用条件句来创造多种结论;最后,重新将论题表述为“我们将如何来处理这种条件下的新问题”。

经过这样三步,你就可以跳出对方为你精心设计的思维陷阱,迈入你做主场的思维领域。

总结

关于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工场的李开复老师曾经做过精辟的回答过,他的回答是:

1、多问how,不要只学知识,而要学习如何实践应用;

2、多问why,突破死背知识,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过程后,才能认为是学会了;

3、多问 why not,试着去反驳任何一个想法,无论你真正如何认为;

4、多和别人交流讨论,理解不同的思维和观点。

如果把李开复老师的这四条回答与今天我们读的这本书,《学会提问》中讲的“五个锦囊”和“十大路标”相结合,你就一定可以建立起批判性思维的系统框架,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勤加练习,那么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选择判断能力就一定会有质的改变。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批判性思维应该是一种友善的工具,我们应该饱含着好奇心和好学的态度,向演说者出你的关键问题,而不是要让你变成一个“杠精”,如果你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挑毛病的立场上来使用批判性思维,那么你很可能在社交场合变得越来越孤立,到那时,批判性思维不但帮不上你任何忙,还会让你像一只不受欢迎的小老鼠,只能出没在社交场合的角落里。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307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闫燕)

《学会提问》金句:批判性思维是对我们思考过程的再思考!

拥有批判性思维,你才会有自己的主见;否则,你只是他人思想的傀儡。

点击右下方“分享”按钮,把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送给需要的朋友,使他能做到遇事不盲从,有自己的主见。


直播间

日励书馆

话题 3209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