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朋:艺术让人生更有温度、更有意义

2018-12-27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最近这几年,不少国外的艺术展来到中国展出,达芬奇、莫奈、毕加索这些名字出现的频次是越来越高;

也有不少的父母和孩子去国外旅行的时候,把博物馆、艺术馆作为自己行程里很重要的选项,包括阅读,艺术方面的普及读物也越来越多地被父母和孩子们选择。

越来越多的艺术碎片被积累起来,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它们之间的脉络又是怎样的?孩子也需要艺术史的线索。

我讲的第一个艺术展,是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曾经举办的《古典与唯美》,那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

那次展览上,我认识了安格尔、认识了德拉克洛瓦、认识了莫奈、认识了透纳等等,头一次觉得画布上呈现的世界可以这样有力量,有的是宁静的力量,有的是抗争的力量。

那次展览讲解结束后,我的床边多了一本常常会随手翻看的书,贡布里希写的《艺术的故事》,这也是不少人西方艺术史的启蒙读物,我开始尝试着,把这些熟悉的人,熟悉的画作,熟悉的风格,逐渐得串联起来,并且放在他们所在的时代背景下去看。

艺术作品反应的不仅是创作者的世界,不论是从内心生发的,还是他们双眼所看到的;同时反应的也是它们所在的那个时代。

就像丹纳在《艺术哲学》里讲到的那样,面对作品时,我们要看创作者人生的总体,要看他/她所属艺术流派的总体,更要看他/她所处时代的总体。正是那样的时代,赋予了艺术那样的生命。

我眼中的西方艺术史,不仅是西方艺术创作的历史,更是西方艺术反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历史,孩子们也需要在看到艺术作品美的同时,看到它的历史位置。

这门西方艺术500年小课的主讲人是果果老师,听过他的很多课,也指导过他的很多课。

在他的身上有两个细节,非常打动人。

一个是他的在意,他在意面前每个孩子的感受,总能从细微的反馈中找到孩子们的回应,给予他们或是鼓励,或是启发;

还有一个就是他的自我要求,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处女座,但在果果老师面前,总觉自惭形秽,他对自己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总把自己心中那条满意的标准线,建立在家长和孩子们的满意要求之上。

我相信,在果果老师的带领下,孩子的这个寒假会因为这趟充满美好的西方艺术之旅,而更有温度,更有意义。我也希望孩子通过果果老师的分享,在以后的时光里,当再有好的艺术展来到中国,或者去国外的博物馆或美术馆看到那些精彩的作品时,孩子们不仅能发现艺术作品的美好在哪里,也能发现这件艺术作品的过去和未来在哪里?

购买本课程之后,记得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博物馆小课程”(yikongjianreme)哦~这样才能收到每周的开课提醒~

长按二维码关注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