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河北博物院-长信宫灯

2018-12-23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主讲人:朋朋哥哥
主讲人:朋朋哥哥

免费订阅本课程之后,记得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博物馆小课程”(yikongjianreme)哦~这样才能收到每周的开课提醒~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朋朋哥哥。

 

咱们今天的生活里啊,是离不开灯的,这让人们即使是在黑漆漆的晚上,也能像白天一样做很多事情。当然了,古人也需要灯,但和我们今天相比,他们用的灯不那么明亮,也不那么方便。朋朋哥哥下面要讲到的这款灯,很是神奇,它流行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时,在我们中国灯具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身影,它就是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长信宫灯。

 

很多人对它的样子并不陌生,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它,整体造型,是一位双手举着灯,正跪坐在地上的年轻女孩子,唉,有没有觉得这个女孩的长相还挺标致?她的头微微向前倾着,膝盖并紧,屁股呢,坐在脚后跟上,右手高高得举着灯,左手握着灯座,整个坐姿看上去很挺拔,但朋朋哥哥觉得还挺严肃的,你们有这种感觉吗?很多人都说这件灯特别神奇,那它究竟神奇在哪里呢?

 

这就要讲到它的用法了。想想看,古人的灯会用到什么燃料呢?对的,大部分都是动物油脂,虽然能够照明,但味道估计不怎么好闻,而且还会生出大量的演,这要用在家里多不方便呢,而长信宫灯的巧妙设计就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油脂燃烧的时候,烟尘会沿着女孩子的胳膊不断飘到身体里面,在失去热空气的推动之后,这些烟尘就慢慢冷却下来,附着在灯的内壁上,这样,房间里就不会有烟尘了,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怪不得很多人把这件青铜灯叫做环保灯呢!

 

而且,朋朋哥哥还要告诉你们的是,巧妙的设计还不止这一处呢?你们看到那两片弧形的灯罩了吗?它们是可以自由转动的,如果想让房间亮一点,就可以把两个灯罩大部分重合起来,如果想让房间的光线暗一点,就可以互相扣合,留出一条缝就可以了。同时呢,这样的设计还可以调整灯光的方向,还可以防风,是不是很方便呢?可这身体里要积攒的烟尘太多了可怎么办呢?就像咱们家里的抽油烟要定期清理一样,长信宫灯也是可以清洗的,方法很简单,拆开来就行了,这件青铜灯居然可以自由得拆卸成六个部分呢。在朋朋哥哥看来,这真的是实用功能和艺术创造的完美结合了。

 

像长信宫灯这样的,有着相似结构的环保灯,在我们中国出土的文物当中还有好几件呢,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釭灯,这里的釭,指的就是用来导烟的中空的管道,《说文解字》中就曾经说过“凡空中可受者,皆曰釭”。那我们眼前的长信宫灯,它的导烟管又在哪里呢?其实啊,就是女孩子宽大的袖口,还有伸起来的右胳膊。已经出土的釭灯里,有的会做成鸟吃鱼的样子,有的会做成牛的样子,在很多博物馆里都有收藏,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找看,后来,到了魏晋时期,这种又漂亮又环保的青铜釭灯就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长信宫灯之所以这样吸引人们的目光,和它不平凡的身世也是有关的。它出土于著名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窦绾的墓葬里,专家们在它的身上一共找到了9处共计65个字的铭文。有意思的是,通过观察研究,人们发现,这些铭文不是一次性刻成的。目前,学者们对它的流传经历主要有两种看法:第一,这件青铜灯最初的主人应该是西汉初的一位诸侯,阳信夷侯刘揭,后来被皇家没收了,归长信宫所有,这里的长信宫是窦太后居住的宫殿,再后来,它又被送给了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窦绾;第二,这件青铜灯最初的主人可能是阳信长公主,有专家认为她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后来阳信长公主把灯送给了窦太后,窦太后又转送给了窦绾。你听着是不是很复杂呢?

 

汉代的时候,人们用青铜做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像我们今天讲到的可以用来吸烟的环保灯,还有可以用来涮肉的小火锅,可以用来计算时间的工具等等,青铜在辉煌了将近两千年之后,迎来了它最后短暂的辉煌。就在下周,纪念满城汉墓挖掘50周年的大型展览,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记得要去看看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