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故宫博物院-金瓯永固杯

2018-12-11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免费订阅本课程之后,记得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博物馆小课程”(yikongjianreme)哦~这样才能收到每周的开课提醒~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朋朋哥哥。

 

话说啊,这马上就要到年底了,大家最期待的春节也就要到了,不论是对今天,还是对古代来说,这都是个最重要的节日,清朝时呢,生活在紫禁城里的皇帝们也是很重视这个节日的,他们会有一个隆重而又特殊的习俗,叫做明窗开笔的仪式。

 

就是说啊,要在元旦这天,唉,对了,可不是我们今天的元旦,而是阴历的大年初一,皇帝呢要写第一笔字,为这一整年祈求好运。这个场合,还会用到一个很特别的酒杯,叫做金瓯永固杯,朋朋哥哥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个杯子了,那它到底特别在哪里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给你讲讲。

 

这第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用途特别。

 

我们接着上面讲到的明窗开笔的仪式来说,这个仪式并不是清朝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从雍正年间出现的,到了乾隆时期被固定了下来,成了清朝以后每位皇帝在过年时的固定大事。

 

仪式是这样的:在大年初一的子时,也就是0点,在一片爆竹声中,皇帝坐在养心殿东暖阁的一个叫做“明窗”的小隔间里,他亲手点亮名为“玉烛长调”的蜡烛,给案上刻着“金瓯永固”字样的金杯里斟满酒,然后再用一支笔杆上刻着“万年枝”“万年青”的毛笔写几句吉祥语,比如“天下太平”、“福寿长春”之类的,再浏览一下新年的日历,开笔仪式就算结束了。

 

哎,对了,金瓯永固杯里装的可不是普通的酒,而是屠苏酒,这又是种什么酒呢?为什么要倒这种酒呢?这个问题留给你,继续找找资料吧。

 

这第二个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制作工艺了。

 

乾隆皇帝对这个金杯的制作是十分重视的,不仅要领用内库的黄金、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而且在制作过程中,每道工序都要先精细地画出设计图给皇帝过目,经过批准后才能制作,制作过程中也是再三修改,直到皇帝满意为止。

 

我们来看看这个杯子吧:这是一件浑身镶着珠宝的金杯,它的高度大约是12.5厘米,差不多像常见的手机那么高。杯子的口沿上,一面刻着篆书“金瓯永固”四个字,另一面刻着篆书“乾隆年制”四个字。

 

杯子的外壁上,都是金丝缠绕堆叠的宝相花,宝相花可不是一种天然的花哦,而是融合了梅花、莲花、菊花、牡丹等特征的吉祥纹饰,在宝相花的花心镶嵌着珍珠和红宝石蓝宝石。杯子外壁上,除了金丝花朵,还有点翠的蓝色底色,点翠就是在金属上粘上翠鸟宝蓝色的羽毛,颜色鲜艳,和金子的黄色相映成趣。

 

最吸引朋朋哥哥目光的还有这样两个地方,一个是它两边的耳朵上,做成夔龙的样子,龙头上还各顶着一颗珍珠;还有一个地方就是杯子的三条腿了,你看看像什么动物呢?对了,是大象。

 

这第三个特别之处,就是它的制作年代了。

 

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酒杯,造型优雅、做工精美的也不在少数,但这种用大象鼻子来作为职腿、用夔龙样子做耳朵,满身金丝镶嵌、缀满珠宝的作品却是非常非常少见的。

 

其实啊,这样的金瓯永固杯一共只有4只,现在被分别藏在3家不同的博物馆里,我们在《国家宝藏》中看到的故宫博物院的这一件是乾隆六十二年的作品。

 

唉,乾隆六十二年,他不是就做了六十年皇帝,然后就退后给嘉庆,自己做起了太上皇吗?怎么会有个乾隆六十二年呢?不应该是嘉庆二年吗?

 

这是因为啊,乾隆退位后,为了表示对他的尊崇,宫里啊仍然使用乾隆的年号,包括他本人使用的历书,上面依旧按照乾隆而不是嘉庆来纪年的。

 

这个制作考究、样式精美的杯子,不仅是新年开笔仪式的重要道具,它还象征着国家的安定,这也就是杯子上“金瓯永固”的含义了。“金瓯”就是金杯,后来被人们比作国家,“金瓯永固”就是希望国家能像金杯一样稳定坚固,永远延续,看来啊,这是乾隆皇帝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除了故宫博物院的这一只,另外的乾隆五年的那一只去到了台北故宫。剩下两个乾隆四年的一金一铜的金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时候,被法国军队的上校,一个叫杜潘的人给抢走,现在收藏在英国伦敦的华莱士博物馆,你如果有机会去英国的话,不妨去看看那两件金瓯永固杯吧。


长按二维码关注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