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刊词:在《国家宝藏》之外,文物还有很多面

2018-12-10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免费订阅本课程之后,记得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博物馆小课程”(yikongjianreme)哦~这样才能收到每周的开课提醒~


b69886c55f3c9504109733916693e14.jpg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耳朵里的博物馆馆长朋朋哥哥。


说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会想到什么呢?是那些源远流长的古代诗词,是那些延续至今的民间风俗,是那些演尽了悲欢离合的古代戏曲,还是那些凝结了先贤哲思的古代典籍。


但我想说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一个更加生动的载体,那就是那些被珍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们。

 

曾经有人说“我看古代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四**明不就是放了个炮仗造了张纸吗?”著名文物专家孙机先生这样反驳道:


“听到这话不禁心底一震。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成就,是我们这个东方大国五千年辉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本国情,本应成为常识,本宜家喻户晓。对这位青年而言无论用大专著或小册子替他补补课,似乎都是必要的。”


面对这些穿越千年百年,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文物,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去看待他们,又该用怎么样的方式去向孩子们讲述他们,这是我和耳朵里的博物馆团队的小伙伴们想去做出的努力。

 

在我的心目中,每件文物都是温暖的,都是有生命的,它们用自己的造型、纹饰、铭文等等细节,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尽管这每件文物出现在人们面前时,都是一样的外表,但映射在每个人心里时,却呈现出了它不同的面貌,以它独特的那面打动着人们的内心。


是啊,文物有很多面,只要有一面能打动我们,那就足够了。


最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第二季正式播出,用更加绚烂的演绎方式呈现了9大博物馆的27件文物的前世今生,那一个个传世与守护的故事,就深深的打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们。


但我还想说这样两点:


一是这些被演绎的文物,除了电视上呈现的那面,其实还有很多面,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去更多地寻找和感受;


二是中国有1亿多可移动文物,27件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其余那些数不胜数的古代文物,不论是块被精美雕琢过的玉石,还是个埋藏地下千年的朽木,都值得我们去看,当我们再次走进博物馆时,目光除了聚焦在这些被演绎和呈现的珍宝之外,也请去看看展柜拐角出的那件小茶杯。

 

算下来,我给孩子们讲博物馆已经满16年了,尤其是最近这几年,更是用图书、音频、电视等不同的形式,探索和实践着给孩子们讲述文物的方式,希望把博物馆的乐趣和美好真正得带给孩子们。


这个系列的小课,就是希望给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呈现出这些文物的更多面,拓展更加丰富的知识点,培养起欣赏文物的不同视角,也想以此告诉大家,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灿烂的物质文化,让我们通过这个节目的观看和学习,以此为引子,把目光放在更加广阔的博物馆世界当中,放在更加广阔的文物世界当中。


希望大家多多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也记得每周看完节目之后来听朋朋哥哥的讲述,让博物馆成为每个人终身学习的场所!

长按二维码关注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