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怎么都好玩的协调性游戏-上

2018-11-08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第7课:0-3岁怎么都好玩的协调性游戏(上)


方菁


说到协调性,我们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就连我们大人常常也会有协调性不佳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1.看不见的“人体中央轴”


这其实跟我们人体中央轴的发展有关系。


什么是人体中央轴呢?如图所示,这是三条我们身体里的隐形的对称轴,它控制着我们复杂动作,把我们的身体分成了上下、左右、前后三个对称的部分。如果我们对人体中央轴的感知越好,意识越强烈,协调性就会越强,就可以做出非常快速的做出连贯的、有节奏感的、复杂动作。

blob.png


2. 为什么增强协调性,人就会变得更聪明?


协调性越强的人往往很聪明。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我们需要协同身体的各个部分,例如上肢和下肢、左边和右边,前面和后面。我们的左右脑同时开工,这是最高效使用大脑的模式。

blob.png

我们的左半脑也叫做理性脑,控制着身体的右半边身体,负责语言、推理、数字以及和科学相关的技能,而我们的右半脑通常叫艺术脑,控制着我们左半边身体,负责感受不同的语境、控制着我们的情绪,负责创造和想象、音乐与艺术。同时,右边的大脑收集数据,左边的大脑将右脑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而人类是从右脑开始发展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童年时期都是艺术家的原因。0-6岁他们为进入正式学习做了大量的数据收集的工作。


而我们的孩子在完成一个需要身体各个部分参与的协调性动作时,就是在建立并强化左右脑之间连接的神经束。也就是说,在幼年期间,我们通过训练孩子完成协调性动作就是在训练他的左右脑联动,未来他的学习会变得更快更容易,孩子就会越聪明。


3. 协调性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并且有着不同的阶段性发展。


协调性的培养重点是培养人体中央轴意识,它种意识开始于出生时,大约到7岁形成。那么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的时期,后面就需要比较多的努力和训练来实现了。所以,协调性培养从娃娃抓起!


那么怎么培养呢?科学的方法是遵循人体中央轴发展规律来制定相应的动作,按照四大阶段来培养。下面我就分阶段来介绍适合的游戏和动作。



第一阶段: 镜像动作(0-6个月)


镜像动作就是双侧对称,像在对着镜子里做出来的动作,身体左右两侧的动作是一模一样且同时进行的。


协调性动作最初是从镜像动作开始的,因为两侧相同的动作有助于应付最初肌肉支撑力不够的问题。那么我们在0-3个月就可以和宝宝一起多练习这类动作。 


游戏 1: 认识手脚


我们让宝宝仰卧在床上或者垫子上,抬起他的双手告诉他“手”,抬起他的双脚告诉他“脚”,让他认识自己的手脚。这就是一个镜像动作。同时,我们可以在宝宝的脚上或者手上加上摇铃,让他在认识手脚的时候发出声音,开启他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blob.png


游戏2:“伦敦大桥倒下来”London Bridge Falling Down


这个游戏其实是个和音乐结合的一个训练孩子坐姿的游戏。在Ethan三四个月时候,我们就开始玩这个游戏啦,每次他都非常开心,很快就学会了坐姿。玩法很简单,我们双手握住宝宝的双手,然后把他从床上或者垫子上缓缓的拉起来,然后在缓缓的放下去,反复多次。宝爸宝妈,可以一边配合动作一边唱歌“伦敦大桥倒下来”然后把宝宝放下去,这样宝宝就在游戏中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可谓一箭双雕。

blob.png


游戏3: 上下弹动


当宝宝学会坐姿之后,我们可以让他坐在瑜伽球上,双手握住他的双手,进行上下弹动的游戏。你可以发挥创意告诉他,我是一颗小弹球,一弹弹到外太空之类的。宝宝可以通过这个动作感知上肢和下肢还有身体的上下弹动。

blob.png


以上就是第一个阶段的游戏了,当我们发现孩子开始会有意识的,并且毫不费劲的开始换手,这意味着他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协调性游戏啦。



第二阶段: 同侧动作(6-9个月)


同侧运动就是当你移动身体的一侧时,另一侧可以静止不动。


游戏1: 挥手说“再见”


这个动作就是一个标准的同侧动作。我们会发现宝宝一开始会两只手一起挥,因为他们还没从镜像动作进化到同侧动作。所以,我要做是辅助他们完成一个标准的挥手动作。例如,每天我们在和宝宝告别时候,都亲身示范挥手再见,并握住宝宝的手进行尝试。慢慢的宝宝就会单手再见啦。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教他们Give Me Five这类单手击掌的动作。大家也别小看这个击掌动作,其实一直可以玩到3岁。图片中妈妈和小朋友其实是用手指在击掌Finger touch,例如用左手食指触碰宝宝左右食指,这就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同侧动作啦,说不定这还能发展成你们之间的暗号呢。


blob.png


游戏 2: 小剪刀和大剪刀


这个游戏也非常好玩。当宝宝可以稳稳地坐起来时候,我们和宝宝面对面坐着,下半身不动,双手拉在一起,从中间一点点张开,角度越来越大,然后说“小剪刀,咔嚓咔嚓,越来越大,变成大剪刀啦”。当双手的越拉越大之后,再慢慢收回,然后说“大剪刀,咔嚓咔嚓,越来越小,变成小剪刀啦”。这样的动作同样适用于脚部动作。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上下肢的力量。


以上就是常用好玩的同侧动作了,以宝宝学会爬行为重要标志,大家的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偏侧动作啦。


直播间

辣妈来也

话题 421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