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名词解释

2018-01-04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般若: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
菩提心: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相就是自我的相状。比如我的身体是我的,我的房子是我的,我的钱是我的等等。
人相就是他人的相状。比如他人的身体,他人的房子,他人的钱等等。
众生相就是众生的差别相,也就是种种分别心。比如自己与他人有什么不同,他人与他人有什么不同。
寿者相即在一世的生命中,执著寿命的长短。

四句偈:
通常的说法是,四是虚指,意思是哪怕随便读出本经中的四句,比如: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七宝:
指七种珍宝引,又称七珍。金、银、琥珀、珊瑚、砗磲、琉璃、玛瑙。

三十二相:
佛陀所具有的庄严德相,由多世修习善行而得,其他修行人可具有某些庄严特征,但只有佛陀及真正意义上的转轮圣王(即金轮王、银轮王、铁轮王和铜轮王这四轮王)才能具足三十二种胜相。

直播间

星空下

话题 1537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