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育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2017-11-12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主讲人:俞东 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教师
缺乏创造力的不是学生,是教师

不是孩子没有创造力,而是教师因为自己缺乏创造力,不知道也不会挖掘孩子的创造力。

有人形容俞东是一个“脑洞大开”的美术教师,因为仅在“神奇的铅笔”这一主题下,俞东就为孩子们提供了五六十种与铅笔相关的创作素材和创作技法,比如铅笔与灯泡、铅笔与房子、铅笔与炸弹、铅笔与降落伞、铅笔与色彩分解、铅笔与碎裂旋转、铅笔与弯曲循环……也许有人会质疑,教师提供那么多素材与技法,会干扰学生的创造力,然而从学生的作品中我们发现,没有一个孩子“拷贝”了素材中的形象,而是一个比一个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俞东看来,不是孩子没有创造力,而是教师因为自己缺乏创造力,不知道也不会挖掘孩子的创造力。

俞东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钢琴教师收了一个学生,因为是被家长逼着来学琴,学生弹琴的技法倒是不错,但是没有一点“生气”,就像她脸上的表情一样。于是,这位教师让她的学生每次来上课的路上,注意观察路边的花草虫鸟,然后问她看到了什么,建议她去闻闻花的味道,听听鸟叫的声音……渐渐地,孩子的脸上开始有笑容了,琴声也变得灵动起来。“其实,艺术的根基在于对生活的热情拥抱。”俞东补充道。

俞东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觉得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创造”的源泉。

俞东是喜欢逛街的男人。逛街时,他不仅看服装的款式、颜色的搭配、面料的材质,还关注各种店铺的装修风格,结合自己对艺术的了解,给“店铺”定义风格,自己乐在其中。他喜欢做饭:“饭前准备工作和开始做饭是很享受的过程,每每将色香味美的饭菜端上餐桌,自己心里美滋滋。其实,每次做饭都感觉自己是在创新。”阅读更是他多年不变的爱好和习惯,文学、散文、哲学、艺术史、美学、小说、科技类杂志,等等,与他熟悉的人都说他是个“杂家”。“阅读给我增添了许多对人生和教育的感悟与思考,是我精神食粮的主要来源。”俞东说。

有一次,区少年宫组织看电影,看完后,有个学生问他如何区分好人和坏人,俞东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他先买了几块巧克力送给学生,学生很开心,随后又突然“变脸”,搞得学生不知所措,俞老师怎么了?其实,他是希望学生自己去体会、思考和判断这个问题。师生相长是俞东多年教学得到的深刻体会,“这么多年,我从学生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我在教学上的许多思考,以及我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也源于我与学生在一起。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他们让我懂得,艺术不只是模仿,而在于创造,那样才会有生命的张力!”俞东说。

不寻常的黑白画

他发现,如果抛开“画得像”的概念,孩子们的作品造型更富有创造性。

14年前,俞东从一家出版社离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教授钱初熹形容他“带着崇高的理想,立志投身于儿童美术教育事业”。那时的俞东,有着扎实的美术基础和专业设计学科背景,希望能够从事一项更有意义且更具创造力的工作。而儿童,在俞东看来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连毕加索也在“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如何像小孩子一样作画”。

入职之初,俞东按部就班进行教学设计,翻开他的教案,一条鱼、一个浪花都设计得非常详细。然而,学生画出来的总是与预期设计有偏差。扎实的美术功底,又学习了设计专业,俞东觉得教学生似乎不成问题。那么,儿童美术教学真就这么简单吗?现实似乎并不买理想的账。

俞东坦言,当时的自己心里落差很大。接下来该怎么调整?俞东决定重新审视学生作品。他发现,如果抛开“画得像”的概念,孩子们的作品造型更富有创造性。再次翻看前3年的教学设计,俞东发现自己的教学没有系统概念,尽管他努力提取规律,但课程仍旧显得松散。

从2005年开始,俞东开始按照新的理解和认识对课程内容进行统整。在对比了传统的、现代的、写实的、概括的、想象的许多种中西绘画作品后,去掉其中的色彩、层次、科学光照规律、逻辑等修饰性成分,把美术作品要素归纳为三点:线条、黑白、空间。

教学是教与学相辅相成的过程,师生的互动关系要求施教者根据受教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这就促使教师要不断进行提升和扬弃。在俞东看来,学生是否能够发挥创造力,关键要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力和足够的催化剂。

“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让学生表现心中的事物而不只是眼前的事物。教师首先要有胸襟给学生广开渠道,其次要有胸怀接受学生不同的造型表现方式。除此之外,需要教师鼓励学生用带有自身特点的方式方法表现造型,由此才能实现艺术的多元丰富与孩子的心灵表现。”俞东说。

内容来源:中国教师报(有删改)

直播间

美育智慧库

话题 149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